3月29日下午,“铸魂逐梦”博雅学堂之“杏林风”七巧艺堂在我校独墅湖校区二期A03宿舍物业办公室揭牌并启动第一期课程。“杏林风”七巧艺堂是由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后勤管理处和东吴服务产业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作项目。七巧艺堂由东吴服务产业集团独墅湖公寓项目和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学生会承办。

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殷为民,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学工办主任温洪波、副主任施建亚,苏大教服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陈爱萍,苏大教服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总经理胡光娇,东吴服务品牌建设副总监、宿管(东区)中心分部经理周超应邀出席,苏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宿舍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斯亮、副主任马亮和医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杨国兵,以及东吴服务产业集团独墅湖公寓项目青年骨干陪同参加,“杏林风”七巧艺堂2023年的导师们和第一期课程的学员们济济一堂,气氛热烈。开班仪式由东吴服务产业集团独墅湖公寓项目经理颜静晨主持。

温洪波在致辞中对一直以来支持医学院学生工作的学校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医学,不仅包括精湛的医学技术,也包括厚重的医学人文。医学人文教育也成为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杏林风”七巧艺堂和问渠书堂、青囊草堂一起构成“铸魂逐梦”博雅学堂。博雅学堂秉承“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的院训专注于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引导医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

胡光娇介绍了苏大教服集团概况,特别是在服务育人方面的重要举措。苏州苏大教育服务投资发展集团是苏州大学贯彻国务院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精神在苏州大学后勤集团的基础上组建起来具有教育属性的法人企业,目前服务全国200多所高校。她指出,集团起源于苏大,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坚持姓“教”的企业定位,持续推进服务育人。“杏林风”七巧艺堂是“服务”和“育人”一体化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周超宣读了“杏林风”七巧艺堂2023年导师聘任名单,施建亚、尹东敏、周培芹、邹雪芬、吴佳睿、周静、蔡磊等七位老师被聘任为七巧艺堂2023年导师。殷为民、温洪波为聘任导师颁发证书。随后,导师代表尹东敏在发言中表态,中华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作为一名导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手工艺艺术传承给青年学子义不容辞;学生代表徐若轩在发言中讲到,作为新时代医学生,能在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过程中提升医学人文素养,何其幸哉!

殷为民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三方联办“杏林风”七巧艺堂意义重大,是切实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有力举措,是校企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大胆尝试,是开展朋辈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后勤服务人员和同学们在七巧艺堂交流互动,希望同学们对后勤一线工作人员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希望宿管阿姨们对刚走出家门的“00后”大学生多一些了解和关怀,希望大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教育中共建文明苏大!

殷为民、温洪波、陈爱萍、施建亚共同为“杏林风”七巧艺堂揭牌,亲切慰问一线服务员工和师生代表,并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杏林风”七巧艺堂第一期课程《插花迎春》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在周静、蔡磊两位导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一枝一叶,一花一草,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清雅流畅。宋瑜洁同学分享道:“非常享受这次活动,在插花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涵养心境、舒缓身心!”同学们纷纷和自己的作品合影,满屏溢出灿烂的笑容!

“杏林风”七巧艺堂揭牌并顺利开班,通过编织、插花、中国结、剪纸、团扇、捏面人、缠花发簪等形式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文化在苏大这片热土绽放出绚丽之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图文:杨国兵 颜静晨 蔡磊 陈果 华靖宇;审核:孟玲玲 胡光娇 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