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面向全球诚聘全职博士后

发布者:徐佳忆发布时间:2025-06-20浏览次数:83

一、学院概况

基础医学院(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Soochow University)源自苏州医学院基础医学系。2008年初,苏州大学基础医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合并组建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202312月,因学科建设发展需要,成立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下设11个学系1个中心。

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海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江苏特聘教授5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人、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9人、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苏州市优秀教师与优秀教育工作者各1人。

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基础医学)建设项目依托单位。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5个学科方向陆续进入ESI全球前1%;基础医学学科在2022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保持前列,在省优势学科第三期建设评估中获评优秀

学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老年病与免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4个(江苏省干细胞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干细胞与生物医用材料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感染免疫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大脑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及转化重点实验室)。

近五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一流本科课程2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0余项。年均到账科研经费1800余万元,SCI论文60余篇,授权知识产权20余项。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https://jysw.suda.edu.cn/

二、待遇与保障

1.学校为全职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绩效奖励,三年总薪酬最高可超120万。

2.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全部叠加发放。

3.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4.对于绩效评估优秀的全职博士后,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

5.享受落户、医疗和子女入园入学等生活服务保障。

三、岗位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

2.一般应为35周岁以下、新近毕业的博士生;

3.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4.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

5.在站时间为三年。

四、各类项目资助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资助标准(2024年)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B/C)

A档为博新计划

A28万元人民币/+8万元人民币项目经费

B18万元人民币/

C12万元人民币/

资助期2

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

学术交流项目

每人2万元人民币

香江学者计划

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3.92万港币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2万澳门币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

中方资助每人30万元人民币,德方按月资助每人1500欧元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面上资助

自然科学:8万元人民币项目经费

特别资助

自然科学:18万元人民币项目经费

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每部专著平均12万元人民币

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

A25万人民币/年;B15万人民币/年;C10万人民币/

资助期2


五、岗位需求

导师姓名

研究方向

招收人数

招收要求

联系方式

(邮箱)

备注

戴进

纤毛生物学及纤毛病

2-3

需具备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实验经验,在此基础上具有生物信息学或计算机科学背景者优先考虑。

电话:15321726216
邮箱:daijin.jy@suda.edu.cn


高涵

媒介病原感染传播多元生物互作机制与防控新策略

1

入站后从事宿主与病原互作机制研究。要求具有细胞生物学、动物学或者病原微生物学研究背景,有疟原虫、蚊媒病毒研究经验者优先。

电话:13372148202
邮箱:gaoh@suda.edu.cn


黄茉莉

生物信息学

1

1. 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 3 年;
2. 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和肿瘤学基础,近3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过高质量SCI研究论文。具有软件开发经验的优先考虑。

电话:18013564796
邮箱:huangml@suda.edu.cn


李建明

智慧病理和医学人工智能

2

计算机或者数学专业,熟悉图像处理和大模型建设

电话:18801286121
邮箱:pathologylee@126.com


李玉梅

生物信息学

2-3

1. 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生物统计学等相关专业,具有生物信息学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近3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2. 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熟练掌握perl/python/R等至少一门编程语言的使用;
3.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科研工作能力、优良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电话:15011365377
邮箱:ymli12@suda.edu.cn


刘文权

1. 蚊媒病毒与宿主的互作;
2. 蚊媒传染病的生物防制

1

具有生物学或医学相关研究背景,有病原生物学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电话:13857786466
邮箱:wqliu@suda.edu.cn


陶金

1. 疼痛的表观遗传调控及机制;
2. 偏头痛离子通道靶点药物筛选;
3. 慢性疼痛的神经环路机制。

1-2

1. 取得博士学位3年内;
2. 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发表高水平学术SCI论文一篇;
3. 有分子表观遗传调控或神经环路研究经历者优先。

电话:0512-65880126
邮箱:taoj@suda.edu.cn


王晗

生物钟和睡眠

1-3

符合学校要求,近期获得生物钟、睡眠、发育生物学、遗传学或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优先考虑。

电话:18605128971
邮箱:wanghan@suda.edu.cn


王景龙

1. 基因组与表观组完整性;
2. 辐射生物学效应与生物防护;
3. ecDNA和cfDNA的形成机制和疾病诊断。

2

1. 生物信息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优先;
2. 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 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项目执行力。

电话:13910133080
邮箱:jlwang2025@suda.edu.cn


吴华

1. 肿瘤微环境与消化道肿瘤发展进程;
2. 消化道肿瘤代谢重编程的分子病理学机制。

2

具备较好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肿瘤学或者生物信息学研究背景,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性论文1-2篇。

电话:15860729159
邮箱:wuhua@suda.edu.cn


吴淑燕

1. 细菌致病和耐药的分子机制;
2. 肠道菌群与疾病发生

1

具有病原微生物学科研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已发表科研论文1~2篇

电话:13913501946
邮箱:wushuyan@suda.edu.cn


张焕相

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

1

2023年和2024年毕业博士研究生。

电话:0512-65880277
邮箱:hzhang@suda.edu.cn


张明阳

神经损伤与修复机制研究

1

具有动物实验、细胞和分子生物实验研究经验,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1-2篇。有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或者生物材料研究背景优先。

电话:15062407891
邮箱:mingyangzhang@suda.edu.cn


周翊峰

肿瘤学

1

熟悉肿瘤学、药物化学或合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肿瘤免疫方向及发表SCI论文者优先。

电话:13915412145
邮箱:zhouyifeng@suda.edu.cn


朱珂

1. 骨髓微环境与骨科疾病;
2. 糖尿病的致病机制与靶向治疗。

2

1.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经验;
3.有相关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

电话:18806203573
邮箱:kezhu@suda.edu.cn


庄文卓

肿瘤细胞生物学

1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一篇。

电话:13771891040
邮箱:zhuangwenzhuo@suda.edu.cn



六、招收程序

1.申请人向合作导师或课题组提出申请,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申请人在线填写学校招聘系统

https://rczp.suda.edu.cn/recruit/recruitNew/

3.单位考核(思想政治素质、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审批

4.学校审批

5.申请人办理进站及进校手续


进站具体要求见:

https://bsh.suda.edu.cn/kybsh/list.htm

进站用表格详见:

https://bsh.suda.edu.cn/18121/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