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第四期岐黄征道训练营第三次讲座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屠雯静老师作为主讲人。参加本次训练营的有20级和21级新任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屠雯静老师以“青春心灵,幸福成长”作为主题,对学员们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屠雯静老师从大学生心理发展任务,大学生群体心理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据屠老师介绍,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悦纳自我、人际和谐、适应环境、幸福感高这五个方面。她尤其强调:“心理健康是你值得拥有的资本。”并对在大家特别指出:“班团干部要尤其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班级同学、团员的心理健康。要观察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做到及时发现特殊状况,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屠老师在接下来的讲座中解释了现在如此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虽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意识有所提高,但面对困境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比例却在下降。在2020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报告中,经过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中18.5%有抑郁症状,8.4%有焦虑症状,60%以上睡眠不足,高于1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糟糕。江苏省2020级大学新生当中有15.77%存在中度以上抑郁症状表现。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屠老师介绍,国家层面也开始推进心理健康工作,各个高中和高等院校也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屠老师告诉大家,大学生正处于新兴的成年期,这是个人变化发展的高峰期,相对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大学是新的发展阶段,在生活的技能,经验,学习的内容,方式,各方面的任务,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们会面临很大的个人迷失和对自己的不满意。
屠老师还提到,大学时光是一个进行自我效能感教育和个人责任教育的发展时机。这个阶段学生需要着重培养自己高效处理个人事务,学习任务,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状况的能力,以及承担个人的责任。此外,她还提到大学阶段,在人生的发展的八个阶段中是形成亲密关系的时期,可能会呈现孤独的状态;这个阶段还是大脑前额叶成熟阶段,情绪的控制能力和认知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有一定的生物心理发展基础。
随后大家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困扰议题。从适应、学习、人际关系三方面指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重要方向。屠老师和学员们讲授了关于亲密关系和个人发展相关的心理问题,也科普了需要认知的心理疾病以及男女心理差异,讲授了如何判断心理问题,如何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指南。
最后,屠老师强调了心保委员以及班团干部对团员,班级同学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作用,也指出心理工作的原则要求,提供了心理服务的相关信息。
本次活动聚焦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旨在让团干部能够重视团员心理健康,发挥班团干部作为班级成员心理健康的防线作用,让青春的心灵健康成长。
医学院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