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振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江苏省心血管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心脏大血管医学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主任、江苏省心胸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任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荣获2019年第三届国之名医· 卓越建树荣誉称号。
学术成就与科技贡献
沈振亚教授深耕心血管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43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5年,放弃绿卡毅然回国。潜心攻关疑难急危重症心血管病,研发的多项创新技术填补了省内、国内空白,取得突破成果:(1)创立了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新理论、新技术、临床转化新范式,使心衰改善率领先于国际水平两倍,破解了心衰难治困境;国内率先开展细胞治疗心衰临床应用,主持制定了国内专家共识。(2)国际率先创建诱导免疫耐受抗移植排斥的新方法,被美国ACS 评为最卓有成就的研究,引领了心脏移植非药物抗排斥的新方向。(3)创新主动脉夹层精准复合技术,使死亡率显著低于国际水平(2.1 vs 17%);国际首先揭示夹层发病新机制,原创预警新方法,开辟了该病防治研究新领域。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项。在Eur Heart J、Circulation 、STTT等发表SCI论文179篇(一区48篇);授权专利18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夏邦克-杜博赛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项 20项。
学科建设与国家担当
沈振亚教授仅用8年带领学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了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并带领学科获批为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医学创新中心、江苏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心胸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2018-2023年,学科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五~七名。培养国家级人才3名,大型三甲医院学科带头人38名。
带领团队创建了人源iPSC心肌细胞精准分化技术,分化细胞被遴选为航天试验细胞,随神舟13号进入中国空间站完成首个外太空活细胞研究,世界首次实现空间站细胞钙荧光信号实时监控,被央视新闻联播直播。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顶刊STTT,入选中国空间站太空人体研究七大进展,为外太空人类健康做出开拓性贡献。
2017年至今,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15次15万里赴南疆执行“润心计划”及脱贫攻坚工程,创建克州医院心血管外科,实现了技术全覆盖与人才快培养。执行国家亚合资金计划,创建中国-中亚国家心血管病学术交流平台,受中组部高度评价,被央视新闻联播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