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王跃涛

发布者:吴德建发布时间:2025-08-31浏览次数:10

wps1.png

王跃涛,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苏州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转化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二级、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跨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常州市首席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常务编委、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2020年荣获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


wps2.png

wps3.png
wps4.png

主要事迹

王跃涛教授的职业生涯始于内科,他有十年心内科工作经历,从事核医学后全面开展核素显像和核素治疗工作,是国内第一批掌握PET/CT诊断技术的专家、国内为数不多的临床和核医学复合型人才。2010年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他的带领下,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医教研综合实力领跑江苏,PET/CT检查量居全省前列,学科特色鲜明,心血管核医学优势凸显、国内一流。先后将核医学科建设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苏州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医学临床转化研究所、苏州大学特色学科、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医学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22个,江苏省唯一)、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家卫健委心血管核医学诊断技术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基地(江苏省唯一)、常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常州市临床医学中心、常州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学科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核医学)位列江苏第1位。

此外,王跃涛教授重视学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组建了医学、医学工程、护理、影像技术、核药、材料学等人员组成的核医学人才队伍,学科人才济济、梯队合理,人才队伍在省内具有明显优势,其中正高4人、副高9人、博士8人,硕士5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333”人才3人、江苏省“双创计划”博士人才1名、常州市卫生健康卓越人才1人、领军人才1人、拔尖人才4人、青苗人才5人。学科骨干在国家级及省市级学会担任重要学术任职12人,包括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委等。他作为苏州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为我国核医学培养一批核医学专业人才,其中多人已成为所在医院学科主任、学术骨干。


wps5.png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团队合照



医学建树

王跃涛是全国知名的核医学专家、著名的心血管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家、江苏省核医学领军人才,在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的专业主攻方向为心血管核医学和肿瘤核医学,擅长冠心病和肿瘤的无创分子影像诊断。“做别人做不了、没做成的事,解决临床诊疗重大问题,服务临床、服务患者”是他的从医理念,他围绕心血管疾病无创影像诊断的难点和重大需求,聚焦冠心病无创功能分子影像领域开展了系列创新和研究,创建多模态无创影像对冠心病诊断和危险分层、多维度(心肌灌注、心肌功能、心肌代谢)心肌缺血诊断技术、多手段(灌注结合心肌功能、调糖+胰岛素和曲美他嗪介入的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存活心肌评价等技术,显著提高了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应用水平并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他于2005年开始从事PET/CT工作,注重影像与临床密切结合,在PET/CT对肿瘤的诊断、分期、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评估、疗效评价等方面经验丰富、造诣深厚。

他主持或参与制定我国核医学规范、标准、指南和专家共识近20部,作为写作组组长主持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我国第一部《核素心肌显像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年第7期),该指南在我国心血管领域产生了的巨大影响(是2019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全年发表文章中最受关注的十篇文章(第六位)和2019-2022高被引文章),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主持制定《核素心肌显像规范化报告书写专家共识》(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8年第12期),对规范我国冠心病诊疗和心血管核医学临床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wps6.pngwps7.png


获得荣誉

王跃涛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集成项目子课题1项、江苏省重大科技计划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24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4年度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各一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以第二完成人获2021、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JAHA、AJR、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等国际知名期刊)、中华系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等)论文100余篇,受邀在美国心脏核医学杂志(Journal Nuclear Cardiology美国心脏核医学学会官方期刊,2021年)、《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8年,2019年)撰写并发表专业述评3篇。主译国际著名专著《核心脏病学图谱--Braunwald心脏病学影像姊妹篇》,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核医学实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及《肿瘤PET/CT图谱—神经和头颈部肿瘤卷》(人民卫生出版社),参编其他核医学专著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10余项并实现转化2项。

近年来,他先后获得“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江苏省首届医师奖”、“江苏省卫生健康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