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救”在身边——苏州医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苏州红色电波党支部联合举办《问问科学家》第四季第十场

发布者:吴德建发布时间:2024-12-03浏览次数:212

苏州医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苏州红色电波党支部于2023年结为党建共建单位,今年继续共同推出《问问科学家》(第四季)——急救知识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

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初一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主题为“珍爱我们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孩子伤害自己的风险,还可以塑造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教导孩子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情。生命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增强师生生命安全意识,学习专业救护知识,为同学们的健康安全成长提供坚实保障,1129日下午,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联合苏州新闻广播、苏州生活广播走进苏州中学园区校,联合开展了“青少年应学习的安全急救技能”科普宣教活动;作为2024年苏州市科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这也是在你身边——苏州市少年儿童安全守护行动系列活动的第十场,同时也是生活广播《阳光地带》针对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学习,策划推出的阳光学堂系列的首场实践活动,与教材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主题紧密结合。

来自苏州市急救中心急救培训负责人张希老师为初一年级150多名师生带来了一份专业的青少年急救技能指南。活动伊始,张老师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讲解和模拟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介绍了如何正确拨打120、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法等常用急救技能。张老师表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意外突发事件,如气道异物梗阻、出血、骨折等,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二次伤害,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们需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具备一定的紧急自救、互救能力。

讲座上,张老师叮嘱同学们在进行急救时首先要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助。在讲解AED的使用时,张老师也为我们总结了简洁的四字原则“开、贴、插、电”,让同学们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为了让每一位同学充分掌握急救技能,本次活动,市急救中心特别调配了12套心肺复苏人体模型,同时配备了AED训练机;除150余名同学,苏州中学园区校校医、初一年级教师和保安也纷纷加入到急救技能的模拟演练的队伍中。大家分组练习,互相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通过实践练习,同学们掌握了急救技能的要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学们表示,掌握急救技能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保障,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

        珍爱生命,“救”在身边!本次活动,让更多师生了解了急救知识、学习掌握了急救技能,也让同学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我们要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共同守护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