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担使命,医路同行启新程——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第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发布者:吴德建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0

2025年9月28日下午,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第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独墅湖校区医学楼四楼报告厅顺利召开。苏州医学院党委书记王欣、副书记吴德建,院团委书记王昌伟,专职辅导员舒鹏、何钢、李琪,校研究生会代表、各兄弟学院(部)研究生会代表、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分会主席团成员以及大会正式代表出席会议。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苏州医学院研究生会代表丁雪致开幕词。她向与会代表致以诚挚问候,向大会筹备团队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研会始终围绕医学研究生成长需求,在学术平台构建、临床能力提升、科研创新促进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果。未来研会将以“强化价值引领、深化服务内涵、优化成才环境”为重点,努力构建与一流医学院目标相匹配的研究生服务工作新格局。


王欣书记在致辞中对研究生同学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勤学深研、知行合一,在厚积薄发中绽放青春光芒。研究生阶段是锤炼思维、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既要在学术上潜心钻研、格物致理,也要在实践中验证真知、学以致用,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卓越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二要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在百折不挠中积攒前进力量。科研之路道阻且长,伟大梦想成于实干。希望同学们永葆攀登高峰的锐气,发扬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潜心钻研,在持续奋斗中成就学术理想与人生价值。三要明辨方向、勇担大任,将个人研究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大家要培养历史眼光和战略思维,善于洞察本质、把握规律。希望同学们将个人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敢于探索无人区,勇于攻克“卡脖子”难题,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征程中彰显青春担当,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


在颁奖环节,吴德建副书记与李琪老师为2024–2025学年医学院研会“先进个人”与“优秀志愿者”代表颁奖并合影。

随后,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十六届研会委员会委员与主席团成员选举办法、监票人与计票人名单。

新一届研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与主席团候选人集体亮相,丁雪、陈志伟、曹骏颖、鲁振全四位主席团候选人依次发表竞选演讲。

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第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提案工作报告》《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研究生会章程(修正案)》。

苏州医学院研究生会学生代表顾子健主持选举环节,现场全体代表认真履行职责,郑重填写选票,投下庄严的一票。

第十五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宋佳雯作年度工作报告。在过去的一年中,研究生会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校研究生会、医学院学工办与院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医学院全体研究生服务”的宗旨,理清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将服务同学落到实处。在成长服务方面,搭建学术论坛、就业指导、文体活动等多元平台,助力研究生全面发展;在新媒体建设方面,拓展宣传渠道,传播研究生群体的时代声音。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研究生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师生满意度、大局贡献度与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展现出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新风貌。

第十五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李雪儿宣读大会倡议书,向全体研究生发出倡议:一是筑牢信仰之基,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二是践行实干之风,勇担复兴重任,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投身学习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三是涵养高尚品德,引领时代新风,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新征程上展现医学青年的良好风貌。

研究生会指导老师舒鹏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上一届研会工作,并对新一届研会提出要求。他指出研究生会作为连接学院与广大研究生的坚实纽带与连心桥,其作用至关重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研会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引领,团结带领同学们将个人追求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目标紧密相连。要以优秀典型为镜,向先进榜样看齐,积极拓展与指导教师、校研会及各兄弟学院研会的互动与协作,全面提升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要始终植根同学、服务同学,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聚焦同学们在学业进步、权益保障、身心成长与融入社会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当好广大研究生信赖的贴心人和成长护航者。

第十五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刘思宇致闭幕词。她表示,此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研会工作的成果与经验,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研究生会骨干,为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相信新一届研会将紧扣大会确定的工作方向,团结广大同学,务实开展服务,为医学院研究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大会在团歌声中顺利闭幕。新征程上,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第十六届研究生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团结带领全院研究生为医学事业发展与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苏州医学院研究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