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炜副校长为苏州医学院学子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发布者:温洪波发布时间:2025-11-21浏览次数:11

为深入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苏州大学副校长吴嘉炜教授于11月19日晚在公教楼301-1109教室,以“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为主题,为本科生讲授了一堂深刻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此次课程吸引了百余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现场聆听,反响热烈。

吴嘉炜副校长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为切入点,讲述了“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等国防重器的亮相如何激发民族自豪感,并指出这是对波澜壮阔抗战历史的庄严致敬。她引用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纳·米特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中的观点,强调中国在二战中牺牲巨大却长期成为“被遗忘的盟友”,引发同学们对历史公正性与民族贡献的深入思考。‌

在论述抗战精神的内涵时,吴嘉炜副校长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她以“八女投江”、刘老庄战斗82勇士、东北抗联赵尚志等英雄事迹为例,生动展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关头的无畏牺牲与坚定信仰。她强调:“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凝练而成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支撑了抗战胜利,更成为激励后世的不竭动力。”吴校长还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了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探讨了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时代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中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面向苏州医学院本科生的课程,吴嘉炜副校长特别强调了抗战精神与医学使命的结合。她指出:“在抗战时期,无数医务工作者以仁心仁术救死扶伤,展现了崇高的职业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大家不仅要有精湛医术,更要怀有报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她鼓励同学们学习先辈的担当精神,在新时代的健康中国建设中奋发有为。她希望同学们能以史为鉴,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现场学生纷纷表示,这堂课内容翔实、感染力强,不仅深化了对抗战历史的认知,更激发了自身的爱国热情和专业使命感。此次形势与政策课的顺利开展,是苏州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校领导带头讲授思政课,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