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欣赏”:音乐最堪慰人心

——苏州医学院成功举办人文、心理系列讲座第一讲

发布者:吴德建发布时间:2022-03-18浏览次数:861


 

为了丰富我院同学业余生活,拓展兴趣爱好,缓解因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学院特举办人文、心理系列讲座,帮助同学保持乐观的心态,更好投入学习、科研和生活317日下午,由苏州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联合组织人文、心理系列讲座成功举办第一讲。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张红霞教授通线上形式为我们开展了题为“歌曲欣赏”讲座。学院党工委书记钱福良、副书记吴德建联席主持。

讲座在张教授娓娓动听的话语中开始,她从艺术入手,介绍了艺术的八大门类,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喜剧、文学、舞蹈、电影,旁及我国艺术院校的分布和特色。讲座既以“歌曲欣赏”为题,张教授首先阐述了歌曲的定义,介绍了音乐表现手段以及男声(高中低)、女声(高中低)分辨等专业知识。张教授提出,歌曲欣赏可分为满足于悦耳好听的官能欣赏,达到情感共鸣状态的情感欣赏,达到深刻理解的理智欣赏三阶段。中国歌唱方法和歌曲分类可分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张教授通过概念与实例结合的方式我们展现了民族歌曲、专业创作歌舞、通俗歌舞的不通风貌。民族歌曲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专业创作歌曲有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舞蹈歌曲、歌剧、古诗词歌曲等;通俗歌曲则指流行歌曲。张老师对音乐的每个定义、每个词汇所代表的声乐特性都了如指掌,举重若轻,且牛刀小试,张口一唱就能将其中关窍生动传达出来。介绍概念的同时,张教授也分享了各个门类的代表性曲目,如劳动号子《船工号子》、山歌《小河淌水》、小调《茉莉花》、颂歌《英雄赞歌》)《我爱你中国》、抒情歌曲《我的祖国》、叙事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舞蹈歌曲《祝酒歌》歌剧《白毛女》、古诗词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锦瑟》通俗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菊花台》《传奇》《美丽》《贝加尔湖畔》等等。风格不一的歌曲,同一歌曲的不同版本,各具风姿,令闻者情感跌宕起伏,悲欢忧喜感动震撼,不一而足。

两小时的讲座,曲终人不散。在大家意犹未尽中,张教授对在线同学们发出倡导,要多亲近音乐,多放声歌唱。歌唱是人类与生俱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自然活动人们在歌唱中可以获得情感的释放和愉悦感。歌唱除了具有艺术价值之外,对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次讲座别开生面,为苏州医学院的师生带来艺术人文的熏陶的同时,也抚慰了疫情之下紧张不安的心,取得了良好效果。让我们共同期待人文、心理系列讲座下一讲。

 

苏州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