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培养符合新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11月24-2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2023年全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医学教育发展:融合协同与开拓创新”。会议围绕医教协同、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等医学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来自全国80余所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共计27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现场参会,共享本届学术盛宴。苏州大学副校长吴嘉炜教授接见了有关兄弟院校的校领导。会议同步设置线上直播。

上午进行了开幕式和主报告,开幕式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郭立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院长詹启敏以视频形式致欢迎辞。詹启敏指出,我国医学教育在一代又一代医学人的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我们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携手建设高质量医学教育体系。詹启敏表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将以承办本次会议为契机,凝聚医学教育专家、学者智慧,共同探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为推动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健康中国战略逐步落实、医学教育日渐繁荣,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背景对医学教育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本次会议旨在为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共享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研究和解决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的真问题,为繁荣我国医学教育和构建医学教育共同体作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邱洪斌对近年来苏州大学医学教育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苏州医学院承办本次会议表达衷心感谢,希望本次会议为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医学教育专题研究做出贡献。

第一阶段主报告由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和承德医学院副校长李玉红主持。

(左:杨宇民,右:李玉红)
王维民以《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分析了我国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医学院校在办学方面存在的区别、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并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实现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表了思考和建议。他强调,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医学教育的特点;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守正创新;教师胜任力是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医学教育研究为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复旦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克卿书院院长汪玲以《医学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对新时代所需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医学教育改革相关国家文件的内涵要义,分享了复旦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永松围绕《医学教育改革:从问题与成果》,系统阐述了医学教育研究和教学成果培育的逻辑、研究方法和实践路径,强调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研以致用,顶天立地;教学成果要有培育性实践过程,要有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检验,可复制、可学习、可推广。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以《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整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整合医学教学改革的“重医”实践。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曾艺、赤峰学院副校长杨占君主持第二阶段主报告。

(左:曾艺,右:杨占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阿娜在报告《数据视角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中对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全球战略、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新趋势、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践、中国医学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雪斌以《加强人文教育,培养新时代“三得”医学人才》为题,阐述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和发展、国家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要求、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及存在问题,分享了医学人文教育与“三得”医学人才培养的“右医”实践。

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倪志宇在报告《新时期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当前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教育存在体制机制不顺畅、医学教育特征弱化等问题,管理机制体制需要进行转变。报告分享了河北工程大学医学教育改革探索的实践经验,强调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要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做好学科专业融合贯通。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副院长兼护理学院党委书记龚政以《课程治理视域下地方综合大学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苏大实践》为题,介绍了苏州大学近年来在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实践举措和初步成效,强调医学课程体系改革须从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深耕内涵;从复合型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促进交叉;从医学生个性化成才需要出发,尊重选择;从医学生课堂体验和职后体验出发,注重体验。

下午,两场分论坛报告同步进行。
分论坛1第一阶段报告邀请了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青岛大学医学部副部长李冰、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育处副处长黄蕾、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王淑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尹剑、长江大学医学部常务副部长龚权分别围绕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新医科建设、青岛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及实践探索、基于结果医学教育的实施路径、临床教学规范化管理与实施的实践与体会、医教协同背景下本硕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强医学素养 精岗位技能”构建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左上:李玉民,中上:李冰,右上:黄蕾,左下:王淑珍,中下:尹剑,右下:龚权)
分论坛1第二阶段报告围绕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建设经验分享、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推动地方综合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医学教师发展逻辑:弘道·架桥·赋能·笃行、专业认证指导下的综合性大学卓越医生培养--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构建与经验分享、植根综合性大学多学科沃土,精育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等内容,分别由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务处处长兼技能中心主任李兵、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靳祎、清华大学副教授裘莹、西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勤、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院长胡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学办公室主任周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医学教学科科长孟黎作报告。

(左上:李兵,中上左:靳祎,中上右:裘莹,右上:陈勤,左下:胡东,中下:周琦,右下:孟黎)
分论坛1第一阶段报告由郑州大学副院长俞海洋和宜春学院医学院院长易少波主持;第二阶段报告由暨南大学党委书记陈剑和河北北方学院常务副主任任君旭主持。

(左上:俞海洋,右上:易少波,左下:陈剑,右下:任君旭)
分论坛2第一阶段报告由党委副书记兼校长杨宇民、滨州医学院教务处处长李祥林、吉林大学医学部副学部长金祥雷、南京医科大学高兴亚教授、贵州医科大学俞思伟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海潮教授分别围绕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促进医学教育新发展、以“创新三部曲”构建教师教学创新发展新路径、基于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大学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构建、机能学“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医学教育发展的思考与临床思维教学与培训的系统设计等内容作报告。

(左上:杨宇民,中上:李祥林,右上:金祥雷,左下:高兴亚,中下:俞思伟,右下:李海潮)
分论坛2第二阶段报告内容围绕手足并用教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住培管理与教学方式改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与教学方式改革—华山医院的思考和行动、2023国际医学教育研究前沿动态及思考、以高质量医学教育 助推健康中国建设--从卫生人力资源现状看医学教育改革、融合课程思政的基础医学一流课程建设实践和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面临问题及改革路径,分别由内蒙古医科大学刘瑞教授、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世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育处处长叶红英、中国医科大学李鸿鹤副研究员、河北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新平、浙江大学张晓明教授和复旦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秘书长尤小芳作分享。

(左上:刘瑞,中上左:陈世耀,中上右:叶红英,右上:李鸿鹤,左下:张新平,中下:张晓明,右下:尤小芳)
佳木斯大学常务副部长张鹏霞和邵阳学院医学部书记黄俊主持分论坛2第一阶段报告;河北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李汉才和井冈山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康永平主持分论坛2第二阶段报告。

(左上:张鹏霞,右上:黄俊,左下:李汉才,右下:康永平)
本次会议讲者阵容强大、报告内容精彩纷呈,汇聚了多所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思想和优秀实践成果,共同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本次会议的举办,对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和医学教育强国建设,引领和推动我国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医学教育研究学术界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