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及上海本轮疫情以来,医学院各部门积极响应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先后派出多批次医务工作者到苏州市核酸检测基地,支援核酸检测工作。
基地核酸检测任务重、节奏快,所检样本来自上海、方舱、苏州城区及各县级市,样本量已从4月初的每日近2万管,增加到每日3.5万多管。支援人员依靠前期培训,严格的感控管理,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基地下达的任务!
4月3日,时值清明假期第一天,赵贇霄(附一院血栓室)、丰斌(附一院检验科)、赵环(骨科研究所)、杨秭莹(心血管病研究所)一行四人来到基地,接下抗疫“接力棒”,第一次进舱就被密布的生物安全柜、核酸提取仪和密密麻麻的样本所震撼。作为检测七组组长,赵贇霄带领团队顺利完成每日工作,他具体负责检测加样工作。丰斌负责待检样本的核酸提取。提取、加样,看似简单的动作需要细致认真,注意力高度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他们一天进舱三次,持续工作到凌晨3点。他们信念坚定,深感能被祖国和人民需要是件光荣的事情。

(赵赟霄、丰斌工作照片)
赵环作为总协调助理,每日工作最晚出舱,负责录入信息,分配样本,转运试剂,查找疑似阳性需复查的样本,提取后的试剂盒贴膜,妥善处理已检测完的样本;打包海量垃圾,传递出舱灭菌处理等。同为总协调助理的杨秭莹在总协调不在的情况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迎难而上,主动请缨,提出兼负总协调职责,保证了当班工作按时完成。身为母亲,她们始终坚定地认为,“我们是妈妈,更是中共党员,越是紧急越要冲在前,才能为更多的孩子守好防护线” 。

(赵环、杨秭莹工作照片)
目前,新一批队员刘泽毅(呼吸疾病研究所),刘高勤(附一院眼科实验室)、钱夷婷(附一院消化科实验室)、孙玲燕(附一院妇产科实验室)已接过四位老队员手中的“接力棒”,投身到为期两周的闭环核酸检测工作中。他们表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绝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圆满完成检测任务。相信在抗击疫情反弹扩散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苏医人,薪火相传、敢打能拼,勇于挑起守“沪”卫“苏”重担。

(附一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呼吸疾病研究所、骨科研究所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