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4日晚,由苏州大学国际医学生交流联合会(SMSA)医学教育板块(SCOME)主办的江长川主讲的心路历程分享会在独墅湖校区公教楼302#2105圆满结束。江长川是苏州大学09级临床医学毕业生,现就读于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此外到场嘉宾还有潘晓宇、程瑶、孙一民。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Case file观摩活动。Case file是SCOME主办的常规活动之一。讨论的小组成员拿到全英文材料后抓紧分析,轮流发言,各抒己见,对一些搞不懂的医学知识或是英文词汇语法先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在对case有了基本了解后小组成员基于材料中的题目做出自己的答案,最后4个小组将讨论结果分别写在黑板上,再由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Case file通过英语临床案例的分析,旨在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英语技能。本次Case file所讨论的案例是关于闭经泌乳综合征的病例,历时一个半小时,大家讨论得非常投入。
江长川旁观了同学们的讨论后,首先对举办Case file活动表示肯定和支持,然后就一些同学们存在异议的问题做了解答。
活动第二板块是由嘉宾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海外求学经历。首先,江长川向大家介绍了同学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本科生出国留学的途径。他根据自己经历简要介绍基本流程,包括通过北美研究生入学考试、语言考试和向心仪学校提交申请,解答了大家的疑问。接着,两位嘉宾分享了他们的出国交换经历。程瑶先分享了她在哈佛交换的经历,着重讲述了对于出国交换可以做哪些准备。随后,潘晓宇也向大家分享了他在德国进行临床交换的经历和感想。然后,江长川继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就“考美国执业医师考试和出国深造的意义”这个问题,他讲了中国医学生培养途径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与美国的差距还很大,所以通过海外深造“你将有机会领略世界上最好的医学教育”,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在更短时间里成为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
此外,他还分享了科研经历,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介绍了他目前的研究领域——流行病学的科研内容和方向,让大家了解真正的科研是什么。“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里,与小白鼠和试管打交道”。
对于没有出国打算的同学,他也提供了一些建议,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缩小与美国学生的差距。第一点,除了人卫版的教材外,他提出让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国外的医学教材,因为一些国外教材比人卫版教材编排得清晰合理,从而利于同学们开拓视野,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第二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他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国内对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但这点对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十分关键。第三点,可以谷歌医学问题的图片,一些很复杂的机制一张图片就可以简单明了的说明问题。十分有助于学习的记忆。
在大家的掌声中,此次活动圆满结束了。同学们纷纷向江长川等几位嘉宾表示感谢,并积极合影留念。此次心路历程分享会让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吸取了前辈们的经验教训,对未来有了更详细地规划。
SMSA供稿
(学生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