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等温滴定量热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报告人:王志新 院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报告时间:2015年11月13日,下午3点
报告地点:医学401号楼一楼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王志新教授、院士、博士生导师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并留系任教;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89年11月至1993年2月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做博士后及访问学者;1993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至今,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2005年至2014年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王志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三十余年,主要进行分子酶学、蛋白质化学及结构生物学研究,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王志新将数学和生物学研究紧密结合,独树一帜,系统地研究和解决分子酶学和结构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特别是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发展及推广应用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曾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和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5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分子酶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
近期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2. Zheng, LS, Zhang, YY, Wu, JW, Wu, Z, Zhang, ZY and Wang, ZX*. A continuous spectrophotometric assay for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s. Anal Biochem 421(1): 191-7 (2012).
报告题目:AMP激活的蛋白激酶的调控机制
报告人:吴嘉炜 教育部长江学者、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报告时间:2015年11月13日,下午3点
报告地点:医学401号楼一楼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吴嘉炜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现更名为匡亚明学院),获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入选200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9-2003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受聘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主要进行分子酶学、蛋白质化学以及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0多篇研究论文。博士及博士后工作期间,在Cell、Mol Cell、J BiolChem、Biochem J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 9 篇。回国后建立了结构生物化学实验室,获得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 973 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的支持,已在Nature、Nat StructMolBiol、ProcNatlAcadSci、J Am ChemSoc、Structure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论文近二十篇,并在2011年入选“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2012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5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主要研究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疾病发生发展中一些关键蛋白的调控机制,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分子酶学、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近期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 Wu, JX, Cheng, YS, Wang, J, Chen, L, Ding, M and Wu, JW*.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synergistic autoinhibition of SAD kinases Nat Commun(2015) accepted.
5. Chen, L, Wang, J, Zhang, YY, Yan, SF, Neumann, D, Schlattner, U, Wang, ZX and Wu, JW*.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undergoes nucleotide-dependent conformational changes. Nat StructMolBiol 19(7): 716-8 (2012).
6. Zhu, L, Chen, L, Zhou, XM, Zhang, YY, Zhang, YJ, Zhao, J, Ji, SR, Wu, JW* and Wu, Y*.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architecture and allostery of full-length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tructure 19(4): 515-22 (2011).
7. Zhao, PL, Wang, L, Zhu, XL, Huang, X, Zhan, CG, Wu, JW* and Yang, GF*. Subnanomolar inhibitor of cytochrome bc1 complex designed by optimizing interaction with conformationally flexible residues. J Am ChemSoc 132(1): 185-94 (2010).
8. Gao, X, Wang, J, Yu, DQ, Bian, F, Xie, BB, Chen, XL, Zhou, BC, Lai, LH, Wang, ZX, Wu, JW* and Zhang, YZ*.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autoprocessing of zinc metalloproteases in the thermolysin family. ProcNatlAcadSci U S A 107(41): 17569-74 (2010).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学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