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上巳天,江南好时节。为促进医学研究生创新培养与学术交流,加强三校优秀学术成果交流,帮助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提升科研水平,4月13日,由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三校研究生论坛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面向国家大健康战略·勇担新时代医学使命”为主题,面向医药生物等专业研究生征集优秀的学术成果。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共计24名医学研究生齐聚医学楼学术报告厅,汇报最新科研成果,分享学术心得。来自三校的9名专家组成评审团对论坛汇报进行审议、评分。本届论坛得到三校领导高度重视,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蒋红梅、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陈思颖;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处副处长李星美,教务处副处长孙汶雯;苏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茅海燕,苏州医学院党工委书记钱福良、党工委副书记吴德建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钱福良主持,闭幕式由吴德建主持。

 
三校领导代表作开幕致辞。茅海燕向来自北京、贵阳的领导专家、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三校论坛”自2017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即便在疫情期间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组织进行,并实现了办会质量的实质增效,充分体现出三校对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携手合作、搭建平台持续探索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珍视。论坛六年来已有140多名三校研究生在论坛中交流了优秀学术成果,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得到很好的学术成长,也缔结了深厚友谊。希望本届论坛继续发挥三校学术交流平台作用,推进三校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升华院校友谊;也期待三校之间继续紧密交流、相互帮扶,通过跨校交流合作探索育人新模式、产出新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携手为“健康中国”“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蒋红梅表示,“三校论坛”是贵州医科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大学开展研究生交流的重要平台,论坛一直秉持科创育人精神,已成为贵医研究生的重要学术活动品牌,成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广大师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抓手。本届三校研究生论坛以“面向国家大健康战略·勇担新时代医学使命”为题,是希望三校医学研究生可以牢牢把握时代命题,扎扎实实做有利于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研究,牢记一名医务工作者和一名科研工作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永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承担起青年人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本次活动一方面让我们通过高水平论坛体会到学术的魅力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热烈的交流中感受三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硕果和新时代学子的学术风采。希望各校研究生代表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建立友情和联系,互相切磋,共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李星美在致辞中指出,当代医学生的科研工作相比于前辈们在国家经济、科研落后的物资贫乏时代下的科研起步而言,知识、眼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都不可同日而语。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无限机遇和挑战,强大国力对于科研的战略投入,已使医学生们的学术起点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各位医学研究生是我国医学科技发展未来的中坚力量,当下所做的科研已经在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已经在承担新时代医学使命。希望三校以后能更多地为同学们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营造学术氛围,帮助医学研究生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希望每一位同学们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与才华,在论坛交流中结交同道好友,共同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论坛环节中,三校24名医学专业硕博研究生依次进行论文汇报。每场汇报后9名专家分别就论文内容展开提问、评议,并就学生整体表现进行打分。经过一整天精彩、紧张而有序的汇报议程,最终按照评分排名先后确定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6名。

在下午的闭幕式上,论坛评审团专家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强桂芬教授作总结点评。强教授对来自三所学校的研究生们的现场汇报表示认可。她表示,各位汇报同学们都以满腔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展示自身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让大家看到了新一代医学研究生们的高涨的科研热忱和审慎的科研态度;各位评审专家也贡献了宝贵的意见与指导,为各位同学更好延续自己的科研方向提供了指引。期待各位同学以本届论坛为契机,继续奋发有为,努力成长为我国的医药卫生健康领域中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现场领导和专家分别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

一等奖:魏位、史照青、罗四维

二等奖:张祥明、顾艳、朱佳美、宋佳玮、陈渝川、曹雪

三等奖:肖本立、吴衍娴、耿其顺、谢媛、蒋志林、刘岩、袁佳丽、姚慧慧、龚敏

优秀奖:郑乐昕、何丽云、刘笑、李丹琳、贺永强、张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