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积极落实我校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学工办牵头联系各学院、各临床医学院,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杏林学子成长保驾护航,共汇合力,共铸温暖。各团队的德政导师、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发挥所长,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成才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拓展学科认识、巩固专业思想,11月11日晚,在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关心支持下,一场生动而丰富的线上专业分享会获得了师生赞誉,本次活动由医学影像学成长陪伴团队举办,得到了苏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胡春洪的关心支持。活动邀请了苏州大学附一院放射科郁义星副主任医师,以及苏大医学影像专业硕博在读师兄:2016级娄嘉豪、2015级梁广财、2012级周永杰。苏州医学院学工办老师、2021级陪伴团队的导师、导生以及医学影像学专业相关老师出席活动,讲座由成长陪伴德政导师、介入诊断学教研室杨超副主任医师主持。充分发挥了朋辈引导作用,体现了医学精神代代相承的传统,只有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不懈奋斗,方能实现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

郁义星老师分享的题目是《医学影像考研与科研现状》,他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介绍自己的考研、就业和科研经历,结合详尽的招生及职称晋升制度解读,为学子们指明了清晰的职业规划路径。郁老师还客观介绍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学硕与专硕在就业和未来发展上的差别,近几年苏大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报考和招生情况,医学影像学专业科研的具体方向,让同学们对就业选择、学业发展有了大致的认识,希望大家尽早思考职业规划,确定奋斗目标。

2016级娄嘉豪师兄分享的主题是《为医学影像探寻新的出路》。娄嘉豪现就读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放射治疗专业,他介绍了自己对放疗专业从陌生到熟悉的经历、放疗专业的日常工作内容和科研展望,让学弟学妹们对医学影像学这个相对“不起眼”但在临床工作中很重要的领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为本科生同学提供了考研和就业方向的新思路。

2015级梁广财师兄的分享主题是《从苏大到东大—我的本科与研究生生活》。梁广财现就读于东南大学介入专业,讲座中他回顾了娱乐和学习两不误的本科校园生活、繁忙又充实的苏大附一院实习和考研备战经历,也讲述了正在进行的忙碌上班和科研并重的研究生生活。梁师兄认真记录了每一个阶段的努力和收获、探索与快乐,他积极的心态和热情的生活态度,为成长陪伴团队的成员注入了很多精神能量。

2012级周永杰师兄带来分享经验《做好当下,拒绝emo》。周永杰目前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介入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周师兄为大家带来三个方向的中肯建议:专业学习方面,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大学生活方面,多享受集体生活、珍惜同窗情谊;职业发展方面,应当根据未来的学科前景,来选择考研考博的学校和导师。


最后,成长陪伴团队专业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助理、临床教育研究室孙书方主任总结发言中指出,疫情当下,各位老师、学长通过线上的方式,跨越了空间、地域的限制,为同学们带来内容丰富的交流分享,大家都从中受益匪浅;医学影像学专业在数代师生的努力积淀下,近几年成果斐然,影像专业的学生要珍惜学习平台和大学时光,积极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本次活动充分结合影像专业特色,发挥导师引领、导生护航和学生自主的合力作用,积极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从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帮扶等方面切实陪伴学生成长成才。活动中,每位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益良多。通过分享与交流,同学们对个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丰富、立体、全面的了解,增强了对医学影像学职业前景的专业自信。
第一临床医学院陪伴团队将持续有序开展活动,促进医学教育前后期融合,建立长效机制,以医学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托起人民健康重任的好医生。祝愿同学们不断完善自我,奔赴理想、未来可期!
文:放射诊断学成长陪伴团队 方向、21级医学影像班班委
图:放射诊断学成长陪伴团队 杨超
学生新闻媒体中心

